推薦序四:再讀《建院記》

再讀《建院記》

陳新偉神父

再讀《建院記》是爲了這本譯本的出版寫些感言。

再讀後,對本會會母的先知性,那種厄里亞先知般「憂心如焚」的心情,有更多的領悟,同時體認作爲加爾默羅孩子的責任;再讀後,更清楚什麽叫做活出基督,活出加爾默羅會獻身精神,特別是真福的成聖精神;再讀後,明白原來我們最後必然是熾熱的牧靈使命;在祈禱中,在靜默中,即使在隱修院中,都是充滿著對世人的愛和憐憫。

因曾在二○一四年會母五百年慶典期間,到過她所建立的會院,對照會母時代西班牙的社會及教會環境,再讀時,更能瞭解會母爲何選擇改革。「上主使我明瞭,祂將在隱院得到很多的事奉」;教會的分裂,使大德蘭難過極了,希望能有默觀的團體,成爲天主的好朋友,拯救許多失落的靈魂,特別是那些天主曾善待過的人──神職人員、傳教士、神學家,尤其是教宗、主教,爲他們能獲得極大的恩寵祈禱,希望他們在全德和聖召上前進;還有,為當時,也是現在基督徒的問題──對祢如此的不忠誠,沉迷於塵世俗務。」(參閱全德[1].1)

該用怎樣的心情來讀《建院記》呢?這本書絕對是建院的歷史記錄,但卻不是沉悶的歷史敘述,而是電影般,充滿感動,喜樂的畫面。那畫面來自大德蘭本身的人格特質,靈活地展現每次建院時出現的人物。更重要的,在她筆下,讓我們感受到立體的畫面,特別是她本人的魅力,提供我們更大的想像空間。她毫無隱藏的個性,她的幽默,她的真誠和無窮的耐力與智慧,足於讓這一本書成爲修會的經典。也是朝聖者必讀之書。

大德蘭的《建院記》,對修道者的靈魂來說,絕對有很多的益處。建院的工程,其實是對加爾默羅靈修與修道果實的檢驗。聖女大德蘭如何落實教會的教導:神貧、貞潔和服從?這是度奉獻生命的三個重要要求,沒有天主的恩寵,沒有大德蘭的服從,那種堅決地把意志交給天主的順服,是完成不了的,「服從給予力量」。具體來説,即是「真福八端」,基督徒身份的展現,完成了她成聖的道路。

對一般的讀者,這本書會讓你認識,什麽是信仰帶來的靈修生活。所謂靈修生活就是在面對生命時,找到了超越世俗智慧的解決力量,就是相信,天主置於每個人内的寶藏,是爲了某個偉大的目的。聖女服從,遵從真福八端的天國福音,在其生命中,逐步開啓天主寶藏的智慧;凡是能保管這個大寶藏的人,就是超脫世俗、謙虛和愛天主在萬有之上,對愛無任何條件的人。有信仰的人,閱讀此書,將可以體會到「上主安排的,比我所想的好得多。」 對於沒有信仰的,如果有勇氣來閲讀,會在大德蘭的身上,從她和天主的談話中,思索信仰如何帶來樂趣。

《建院記》對大德蘭來説,是她塵世朝聖的最後一里路,是經過祈禱,全德之操練後對聖召的積極回應。朝聖就是尋找天主的旅程。抱著朝聖的心情,每一次的行程都學習依靠天主,都為榮耀天主為目的;每次決定,都先尋求天主的旨意。建院的旅途充滿主的臨在,讓她和修女們什麽都不怕,也不渴求,磨難也不會使他們驚慌,快樂也不會打動他們。她們的滿足已經不再是塵世的物質餵養,而唯有天主本身才可以讓她們滿足。

神貧是我們的徽章。(全德2.7)顯然,神貧是大德蘭改革、建立赤足加爾默羅新會院的宗旨之一:「我愉悅地在這麽聖善又純潔的靈魂中間,她們唯一關心的,是事奉和讚美我們的上主……當我們缺少時──這是很少有的──她們更加歡喜……我讚美我們的上主,尤其她們超脫萬有,唯獨事奉祂。我是那裡的長上,總想不起曾爲生活必需品操煩過;我非常確信,凡沒有其他的掛慮,只求悅樂祂的人,上主不會辜負她們。」(1.2)

一個修女,開始為天主的國,一步一脚印,完成十七座女隱修院,協助多座男修院的建立,很多人認爲整個事情就在於思想,正如很多人覺得祈禱在於思想,其實並非如此──而是來自萬有的手。這位聖師給了我們這樣的教導:「靈魂不是思想,意志也不受思想的指使;靈魂的進步不在於想得多,而在於愛得多。」 (5.2 )──這是靈魂品嘗到上主是溫柔與愛,所出現的幸福的服從。這就是基督信仰的精髓,聖神的記號──愛德和信德的行動力,來自萬有的祂。基督犧牲與奉獻的愛中,有這個力量,因爲唯有這成全的愛,我們才會忘記自己的滿足,來滿足所愛的人,才能讓不可能的任務得以完成。

《建院記》 讓我對修會的神恩理解,有了煥然一新的領悟: 使靈魂進步,不在於長時間的祈禱(我們在開始修煉德行的,必須服從於修會的要求);對於習慣於默觀生活的,時間長短不是關鍵,而是如何妥善運用祈禱與工作的時間,才是關鍵,才是個大幫助,以非常短的時間,做更好的準備,點燃起愛火,這遠勝過許多小時的深思默想。萬有都來自天主的手!(5.17)

願讀這本《建院記》的朋友們,能領受到真福的恩惠

願天主受讚美永無終窮!

陳新偉 神父

2017.6.15

本文作者陳新偉神父,加爾默羅會士,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後返回馬來西亞從商,四十二歲領洗進教,四十四歲入加爾默羅會。

[1] 大德蘭,《聖女大德蘭的全德之路》,(臺北:星火文化,201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