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. 傳承

傳承

呂玉貞

每一次讀聖師大德蘭的《全德之路》,除了內容之外,我還有另一種感動,那就是:全書到處可見她左一聲「我的修女們」,右一句「我的女兒們」。這是一本教導的書,更是一本傳承的書,在序言中,她就寫道:「我知道,自己並不缺乏愛和渴望,想竭盡所能,幫助我姊妹們的靈魂,在事奉天主上,日益精進。」聖師有這樣的認知與行動,真是後生晚輩的福氣。

每個星期六清晨,我會到小鎮的菜市場走走。菜市場是一個生命力很旺盛的地方,我去菜市場並不只為買菜,也是想了解小販們是用什麼態度、方法吸引客人。在這裡求生存的小販,總是想盡各種方式推銷自己的產品,他們的攤位大都很小,有些甚至小到只能擺個小木箱,出售幾樣自家種的蔬果。首先看到的是三個20幾歲的年輕賣魚郎。原本經營這個魚攤的是一對父子檔,父親大約60歲左右,兒子看來不超過25歲,他們只賣一種魚-虱目魚。他們吸引我的原因是:他們把一條魚支解成好幾個部位:無刺的魚肚、魚柳、魚皮和魚頭、魚骨、魚腸共六樣,全部處理得乾乾淨淨、整齊排列著供客人選購,整個菜市場就只此一家這樣賣,算是特色吧!因為我一星期才去一次,所以特別注意到那個年輕人的技術每週都在進步,半年間由一個年輕人增至三個,是好朋友一起共事吧!後來父親不再出現了,從此,他們三人就撐起這個了魚攤。這一攤不只賣魚的方式有特色,技術傳承也做得很成功。

路橋旁有個年輕人用小推車賣碗粿和粽子,算是台式早餐。很特別的是他只賣這二樣,連湯都沒有,甚至也不擺讓客人用餐的桌椅,我很好奇這種賣法,生意竟然還會那麼好,所以我就去買來吃吃看,發現他的粽子果然不同,米與配料的比例恰到好處,口感非常鮮美;他的碗粿也是我吃過最好吃的。當我與本地的同事提起時,才知道這一攤已擺了40年了,是眾所皆知的小鎮美食,現在己傳至第二代,品質沒變,口感依舊,吃過的人都喜歡。小鎮的人告訴我,這個年輕人的父親就靠這二樣東西養活且栽培了四個孩子,現在繼承的是小兒子。

看到這些老老小小的小販們對自家產品的自信、敬業的態度及對家庭的責任心,我就會想到我們的堂區、信仰小團體、……。我們常著眼於主客觀條件的不足,但看看這些小販們,他們是在不理想的環境中盡心盡力後,誠心誠意的為顧客呈上最具信心的產品。

在這個市場裡我學到:懷著信心,謙卑但熱誠、踏實的做每件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