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進於德、在地若天-方純強

  一、祈禱是進入水晶城堡不二法門

如同大德蘭的詩「我是祢的,我為祢而生,祢要命令我什麼」或是德肋撒姆姆的母親在她18歲準備進入羅雷托修女會時給她的臨終叮嚀[1]「把妳的手放在祂手中,獨自跟隨祂走吧。要向前走,因為回頭看的話,妳就會走回頭路」[2]

記得從國小三年級開始,父親規定我們倆兄妹,每天早上起床上學之前都要跪在客廳中央的苦像下唸經祈禱,從三鐘經、天主經、聖母經、聖三光榮經、聖神降臨經、信德經、望德經、獻功經、向護守天神頌、求賜聖召祈禱文等,晚上八點檔結束,兄妹倆就和父親在客廳唸玫瑰經,一直到國小畢業進入新竹四維備修院。當時對於祈禱的認知就是「唸經」,直到高中畢業那年暑假,在聖保祿醫院照顧生病的父親,無助徬徨之下走進了醫院的聖堂跪下,腦中自然浮現出聖詠23篇「上主是我的牧者,我實在一無所缺」,這樣的經驗到了讀神學時,在一次陳德光教授的舊約聖經課程得到了答案,原來不只是「我唸經」,同時也是「經唸我」。

國小時期父親「規定」,中學時期小修院「規定」,當時的我雖沒反對,但也不會是自願的。但後來發現定時的唸經祈禱(口禱)是進入默觀祈禱的基礎,甚至是進入城堡的兩條平行的路。無論是經文祈禱,或是默觀祈禱,我們常會認為默觀祈禱優於經文祈禱,其實不然。《靈心城堡》的<前言>中,這樣記載:曾經有位老修女向大德蘭請教默觀祈禱,大德蘭發現,這位修女雖然只做口禱,但從實際生活上可以印証,她已達到默觀的境界。甚至天主也會以此方式來喚醒靈魂,讓祈禱者感到一陣火熱般的愉悅。[3]

祈禱是一種「對話」,在日常生活中,我用運用各類媒介與生活週遭的人、事、物對話,是一件看似平常,卻內藏神秘的事件。我們不斷與別人對話,我們和自己對話,也和天主對話。按照大德蘭的思想,與天主對話實際是與自己對話,祈禱的意義就在於此,它不只是和自己對話,也同時在和世界交談,有助於人際關係的改善。對話使人活下去,使人成熟,使人更幸福,即使沒有語言,沒有交談,也能心心相契,連靜默也成了溝通的媒體,因為整個身體都是言語,每一動作都散發善意,使對方愉悅,與另一個自我之親密對話是每個人的絕對需要。[4]

祈禱是為建立彼此愛的關係。我們生命歷程中一定會有的「重要他人」,甚至可以說是另一個我。[5]他可以是自己的親人、情人、朋友、師長,這些生命中的重要他人,我們時常把他們放在「心上」,成為我的一部份,定時的祈禱也會幫助我們時常把天主放在「心上」。當我們立定志向要修行祈禱時,也會遭遇到種種的挫折,就像是在愛的關係中,也會遭遇到挫折、困難一樣。以前在修院聽到祈禱的鐘聲,就知道要進聖堂唸經祈禱,好像已經被外在的鐘聲制約習慣了,但我相信,外在的鐘聲也會轉變為內在的呼聲,只是我還沒達到而已。神師一開始就建議以短誦口禱的方式,讓自己沉靜下來進入祈禱,甚至成為無時無刻不在的內在呼聲,就好像存在於生命之中的背景音樂。

人越是進入靈魂的水晶城堡,並與居住在其中的天主對話,也就越如同大德蘭,她在書中經常出現用來形容天主與自己的詞句:「至尊陛下和我這般卑劣的人」。大德蘭這樣的形容並非否定自己,反而充滿了肯定,就如她自己曾說:我們不努力知道自己是誰,而只侷限於粗心地思量身體,因為我們曾聽說過,也因為信德如此告訴我們,我們知道自己有靈魂。至於靈魂內有什麼珍寶,或誰居住在這個靈魂內,或靈魂的珍貴價值,我們很少深思細想;所以,我們不太費力於細心保持靈魂的美麗:我們注意的全在於鑽石的鑲嵌,或城堡的圍牆,亦即我們的身體。[6]

« 分享影片及首頁 | 二、祈禱是與純真的自我交談 »

跳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