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學祈禱專題:歸心祈禱運動和基督徒的默觀傳統

來自西方的証詞

若望伽仙

如前所述,若望伽仙被指明為歸心祈禱的一個根源,特別是他論及祈禱的第九和十篇會談。我發現,對歸心祈禱運動來說,這是一個難以理解的根源。在此我們找到四種祈禱的類型:懺悔的祈禱、捨棄的祈禱、轉求的祈禱,最後是謝恩的祈禱。這些代表灌注的默觀嗎?祈禱能變成如此:

然而有時候,內心能以單一的動作發出所有這些類型的祈禱…這是聖神以不可言傳的嘆息,傾注對天主有力而無言的祈禱,雖然不明其內涵,聖神將之送達直上。

這個祈禱不是屬於初學者的,因為他還寫道:「我們根本無法獲致更高超的祈禱類型…如果我們的心思沒有經過一段連續不斷的轉求祈禱,慢慢地,逐漸地前進的話,」懺悔的祈禱是屬於初學者;捨棄的祈禱,則屬於尋求克制每一個行動及塵世的關係,並且全心事奉天主的人;轉求的祈禱,屬於在同情其他隱士方面已經成長的人;第四種類型的祈禱,則屬於那已經「撕碎他們的心,罪惡刺穿他們的良心,最後得到釋放,不怕會再墮落」的人。正是這些靈魂,他們能夠收心斂神,並且「出神,進入燃起火花的祈禱中,此乃凡人無法瞭解或描述的。」

在他的第十篇會談中,伽仙繼續述說祈禱中的神性親密。他以警告作為開始,「在祈禱中,每一個意念的建立或形成,端賴其純潔的程度。」接著他描述認識耶穌的謙虛,他的降生成人的生命,他的榮福生命,及他末世的生命,呈顯出達到靈修成熟的逐步層次。只有當天主成為「所有的愛,所有的渴望、所有的力量,所有的修持,所有的思想」時,我們才會達到認識在祈禱中和天主的默觀結合。

不知之雲

在此到了談論《不知之雲》的匿名作者,及其增補篇《私人勸言的書信》。潘寧頓、基廷、曼因(Meninger)把他們的教導建基於這本書,作為他們的基礎經典。潘寧頓說,《不知之雲》的作者把他的靈修訊息傳達給活動生活中的人士,跟隨《不知之雲》,我們得知這個默觀祈禱,是屬於任何真的尋求天主之人的祈禱形態。事實上,《不知之雲》所說的正好相反。這本書開頭的一章說,在今世有三種生活:普通的(活動的生活)、特別的(修道院的生活)、孤獨的(隱修生活)。由於這書的讀者已經被吸引,進入了修道院的生活,他現在準備好要「踏上你那充滿愛的第一步,邁向全德的生活」

歸心祈禱運動的介紹清楚地表示隨從《不知之雲》。在此,一個人置身於天主面前,充滿著愛和期待。放開個人的思想,置之於坐忘之雲中,等待著灌注默觀的恩賜。按照歸心祈禱的介紹,《不知之雲》的作者提醒讀者,不要尋求安慰、特殊經驗或任何形式的靈性滿足。更好說,我們充滿愛地伺候天主。以同樣的方式,我們也發現,一個短短的語句,能收斂我們的心思意念,使之歸向天主。此即歸心祈禱的教導。

然而,《不知之雲》說,這種祈禱不是提供給每一個人的。

若沒有先在自己的可憐、主的苦難、天主的仁慈、祂的至極美善和崇敬上,修行許多愉悅的默想,以之作為基礎,沒有人能想望達到默觀。

這是個痛苦的落實,默觀生活是艱辛的,需要極其認真,以免人從高處跌下來。《不知之雲》提出辨認的標記,看一個人是否被帶領到這個修行,清楚地告訴讀者,沒有這些靈性的指標,不要修行這個祈禱方式。這些記號始於必需有的心靈準備,即有德行的生活和初步的「潔淨良心」。 然後作者說,人必須直覺在靈魂內有「一點暗中的愛,專注在不知之雲上」。最後:

有一個最準確和最重要的記號,靈魂可以知道她是否蒙召修行默觀:經過了一段遲延,和長久無能為力修行默觀之後,突然間失而復得,全然不是他能作主的,此時,他對默觀懷著熾燃的渴望,更深的熱情,甚於先前。

在其《私人勸言的書信》中,作者甚至更明白地表達,他對廣泛推薦歸心祈禱的的猶豫。修行者必須已淨化他們粗劣的道德和靈修生活。還必須知道,在他們的內心深處,聖神正引導他們。他也主張,對默觀的渴望,他們的感受必須是不可抗拒的,在每一個行動中支配著整個心靈。缺乏這些清楚的標記,一個人必然沒有蒙召修行默觀。

聖十字若望

聖十字若望同樣也教導從初學到進修的動向,亦即,一個基督徒從熱烈渴望度信德的生活且修行心禱,到獲致灌注的默觀,這是一段過渡時期,有必須具備的記號。這些記號寫在《攀登加爾默羅山》和《黑夜》兩本書中。在此我們讀到,一般的心靈修行和默想生活已乾枯,也不再餵養靈魂。就這樣,天主開始帶領靈魂進入另一種關係,亦即,一種灌注的默觀。但是,為了避免這個乾枯和精神憂鬱症,或偶而影響祈禱的正常乾枯相混淆,靈魂也要變得完全地、痛苦地熱切期望天主,即使她感到沮喪,在祈禱中不像先前那樣找到滿足。一個人很快會發現天主臨在於其內,經常地、充滿愛地說話。顯然地,除非這些記號都有,他教導人,不可採取這個默觀祈禱的姿態。

聖女大德蘭

也許聖女大德蘭的要求比較少。Earnest Larkin提出,歸心祈禱是一種過渡期的祈禱姿態,是大德蘭所推薦的。這相當於她所謂的主動的收心,她在《全德之路》中所描述的。他辯論道,這個收心是介於靈心城堡的第三和第四住所之間的過渡期。我同意Larkin所說的。大德蘭的第四住所,就是聖十字若望所說的進入默觀之路的進修者。取用大德蘭作為根源,其顯明的疏忽在於她所說的內修生活也是逐步漸進的。瞬間躍入進修者的境界,這根本行不通。如同他的同伴聖十字若望,聖女大德蘭也教導我們,不該太快離開默想,否則的話,明顯地會導致退步,而非進步。

其他

遍灠所有的經典作家,我發現這句相同的勸言:靈修生活是逐步漸進的,雖然不是完全直線性的,但一個人不能造次越級。從聖伯爾納德論述《雅歌》中,我們看到,靈修進程的每一步代表不同的層次,指出我們對基督的認識和關係。瑟納的聖女佳琳探討心靈眼淚的層次,從中我們看到,其中論及靈魂的內在進展。至於Hugh of Balma,我們看到他的要求,默觀之前,必須具備心靈的淨化和進階的默想生活。從Jan Rusbroeck的《靈愛聖梯》(Ladder of Spiritual Love)中我們看到,修行默觀之前,先要有道德和心靈的淨化,也要有主動的默想生活。我們也看到,Walter Hilton的主動和被動的祈禱境界。總之,我們似乎處處到看這個必然的發展,從專務修德的默想和虔敬的生活,到默觀的生活,靈魂在此受到天主的主動吸引。

« 來自東方的証詞 | 這是怎麼一回事? »

跳至: